碧水丹心 无悔人生
——记孝昌县水务局副局长蒋志刚
□记者/陈思炎 通讯员/胡顺华 孟梦
他20年扎根孝昌县,足迹踏遍家乡山水,人称孝昌水利“活地图”;他是孝昌县唯一的水利高级工程师,家庭特殊清贫却拒高薪献身水利;他分管工程,手握实权仍能真正做到“廉洁自律”;他爱岗敬业、善于在实践中创新钻研,多次攻克技术难关,兢兢业业32年持之以恒。先后当选为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20多种50多次。这个人,就是蒋志刚。近日,记者驱车赶赴孝昌县,对蒋志刚进行了采访。
怀着“大禹治水”的梦想学水利
蒋志刚从小特别喜爱读书,特别爱听读书人的故事。一天夜里,他与父亲坐在门前,望着天空眨着眼的星星,父亲触景生情,给蒋志刚讲起了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之类苦学成才的故事。蒋志刚歪着脑袋,听得津津有味。父亲突然站起身来,摸着他头问道:“志刚,你知道为什么给你取名叫志刚吗?我是希望你的品质和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强。”年仅12岁的他那时似懂非懂,站起身来对父亲说:“我会像钢铁一样坚强,决不向困难低头、屈服!”
1975年8月,正在孝昌县白沙镇中学上初一的蒋志刚从广播里听到河南“75·8”暴雨成灾的消息。当时受灾地降雨量一天一夜1000多毫米,相当于一年降水量的总和;五天五夜共降水1600毫米,相当于往常两年的降水量。京广铁路被冲毁,板桥镇被连根拔起,夷为平地,70多个县受灾,广大群众流离失所。这个消息让蒋志刚心潮澎湃,无比震惊。他幼小的心灵开始埋下“兴水利、除水害”理想的种子。他暗暗发誓:长大后,做一名水利专家,造福一方百姓,实现自己治水为民的梦想。
1979年7月,蒋志刚在白沙镇中学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作为父亲的蒋开甫希望自己的儿子跳出农门,走出白沙镇。同年8月,蒋志刚仅以0.5分之差被挡在高考录取线之外,在大中专同时招录填报志愿时,他怀着少年时“大禹治水”的梦想,自作主张填报了湖北省水利学校水工专业。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指着他的鼻子吼道:“你好不容易跳出了农村,又钻进‘农门’,搞水利,跟农民有什么两样?风里来、雨里去,太阳晒、蚊虫咬,还不是个农民,你简直是昏了头。”尽管遭到父亲的严厉斥责,但蒋志刚毫不介意。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水果等,哪样不是用水浇灌出来的?水对我们太重要了。”
险情面前数度与死神擦肩过
1981年,蒋志刚从湖北水利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观音岩水库管理处工作。1998年8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连续几天的大雨使孝昌县境内大小水库水位不断上涨,滑石水库闸门老化破裂,溢水以每秒4立方米的速度下泄。闸下河渠的最大承受能力是每秒5立方米,如果闸门完全解体,下泄流量将达到每秒20立方米,下游丰山、杨店两个灌区5万亩农作物和1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情况异常危急!险情报告省市防办后,省防办派出两名潜水员,潜到16米深的水底,寻找闸门破裂的地方,准备用棉花包裹硬棒物堵漏。但由于水深,裂缝位置无法确认,一时抢险无从下手。蒋志刚火速赶到现场后,经过实际勘测,决定从水闸井底观测具体破裂位置,再制定排险方案。当时,井底水流汹涌湍急,撞击声震耳欲聋,让人生畏。井上骄阳似火,井内阴冷潮湿。井壁长满青苔,爬梯锈迹斑斑,随时可能因不负重荷而断裂。
险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耽搁。考虑到下井危险,现场有几个技术员要求先下去看看,再给蒋志刚汇报情况。蒋志刚一口拒绝:“必须由我下去,必须尽快找到技术原因,必须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措施。”就这样,蒋志刚冒着生命危险,在26米深的竖井中上下了数次,终于获得了准确的观测数据,并确定了漏水位置。在他的指挥下,险情终于排除了。
时至今日,许多人回想起那一幕,仍面露惊恐,心有余悸:当时一块锈铁脱落,掉到蒋志刚身边,要是被击中,他当场就没命了。
“当时这么危险,你就没有想过,万一出事了……”记者问蒋志刚。蒋志刚挠了挠脑袋,笑了:“哪有时间想那么多,当时只是想着我懂这方面的技术,情况紧急,自己查看更有利于排险,再说了,我是领导,危急时刻更要带头啊。”
时至今日,蒋志刚仍保持着这个习惯,只要是抗洪抗旱第一线,必定会看到他奋战的身影。至于遇到过多少次危险,他早记不清了。
放弃高薪选择水利事业
1993年3月,蒋志刚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当时,蒋志刚被单位委派到海南省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考察基建项目,因为对房屋建筑预算设计有所专长,他在那次考察中为该公司完成了一项造价2000多万元的工程预算,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公司老总非常赏识他,提出以月薪5000元聘请他担任公司预算主管工程师。公司还主动与蒋志刚所在单位协商,要求把他的人事关系转到海南。时值孝感撤地建市,孝感市委从各机关抽选干部到新组建的孝昌县工作。因为蒋志刚曾在观音岩水库管理处工作过多年,熟悉当地的水利情况,组织决定选派他到孝昌县水利局工作,征求他的意见。
是去高工资的海南,还是去基础落后的孝昌?蒋志刚陷入了两难。“每月5000元,相当于我那时两年多的工资啊!”20年后再回想起当初的那一幕时,蒋志刚说,当时很犹豫。大儿子出生时因脑缺氧患上罕见脑瘫病,吃喝拉撒全靠大人照料;弟弟蒋志明又因公负伤,造成严重性脑震荡,为了给他们治病,家里已债台高筑。但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考虑,他找到海南公司的老总:“孝昌正在建设新县,急需各类人才,我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家乡。”
妻子听说他要去孝昌,哭着对他说:“从1984年结婚算起,我俩分居了7年。我奔生奔死,从乡镇卫生院。转到城区医院,为的不就是一家团聚?可你倒好,两年不到,又要两地分居。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这个家想想啊!”1993年6月15日,是蒋志刚启程去孝昌的日子,妻子极不情愿地来送他上车。离别时妻子躲在一旁哭了,蒋志刚的心里也很难过。汽车启动后,他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
孝昌建县之初,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许多水利资料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水资源等还是一片空白,均要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整理汇编。当时在全县的水利科技队伍中,蒋志刚是唯一的水利工程师。于是,他带领水利科技队伍,白天深入乡镇村组调查,对山岗、坝渠进行勘测,夜晚挑灯整理材料。在蒋志刚的办公室,累计有100多本工作笔记,近10万个水利数据,或抄写、或复印粘贴,清晰明了,是孝昌水务最原始、最全面的资料,他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孝昌水利的“活地图”。
母亲过世成为他最大的遗憾
作为孝昌县水务局分管工程管理、项目规划调度的副局长,蒋志刚还兼任全县水利工程检查验收小组组长,掌管着不少的水利工程项目,工程验收是他“一支笔”签字算数。应该说,他手中的权力不小。
2009年7月13日傍晚,蒋志刚正在家里整理近几天来的工作笔记。忽然,大门“吱”的一声开了,他抬头一看,是舅表兄登门来访,他像小孩似的高兴的不得了,又是递烟,又是沏茶,问这问那,像亲兄弟一般。原来,蒋志刚与舅表兄年龄相仿,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在白沙镇上
TEL:027-87275763 EMAIL: hbsy_bgs@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