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弘扬和发展先进水文化 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作者: 来源:水利部网
日期:2009-11-13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之根,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推动力。作为文化分支的水文化是在水利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在水利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交融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密切的今天,文化的影响力日渐凸现。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和水的关系,为解决我国依然严重的水问题寻求文化支撑,以先进水文化推进现代水利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水与文化的关系
水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人类与水的关系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水为载体的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水文化。
(一)文化的本质。关于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出的文化定义被广泛引用。他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是人的创造能力与自由本性的发挥,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为不同的文化模式,进而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来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本质、水与文化的关系,培育和发展先进的水文化。
(二)水文化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以水为载体的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书写着人类文明的生动历史。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当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关系,有了用水、治水、管水、赏水、亲水等方面的实践,有了对水的认识和思考,才产生文化;而人类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表达对水的感悟和理解、认识和把握,以及涉水实践中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等。所以,水文化的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活动与水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不同民族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它产生于人民之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05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四届水论坛上,对水文化给出了这样的概括:“水文化是人民的文化”。
(三)水文化的内涵。水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通过人类与水密不可分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主要由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构成:一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如被改造的、具有人文烙印的水利工程、水工技术、治水工具等;二是制度形态的文化,如以水为载体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社会关系及社会组织、法律法规等;三是精神形态的文化,如对水的认识、有关水的价值观念、与水有关的文化心理等。狭义的水文化应是人类水事活动的观念、心理、方式及其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包括与水有密切关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行为准则、政策法规、文学艺术等。水事观念和水事心理是水文化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它制约着人类在生存实践中与水相关的一切选择、一切愿望以及行为的方法和目标,从而调节和指导着人们具体的水事行为。水事活动方式是水事观念、心理认知的外在表现。
二、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与水相伴、相争、相和的实践中,形成了本土水文化,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因子。水,作为自然资源,生命的依托,与人类的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结下了不解之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列子·汤问》),形象地展示了原始社会人类与水的关系。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没有尼罗河的存在,沙漠大陆非洲就不可能产生根植于“绿色走廊”之上的古埃及;没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浇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不可能成为苦苦寻觅安居乐业之地的苏美尔人的驻足之处;没有印度河、恒河的水利,次大陆就不可能产生发达的农耕文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与治水更是密切相关,特别是早期以治理黄河为中心的大规模治水活动,不但催化了中国国家的形成,而且对夏商至明清延续4000多年政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财富也蕴含着水的开发、治理与保护的成果。与此同时,不同的水土和气候环境,还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地域文化,如黄河(包括淮河、海河)流域的中州、三秦、齐鲁、燕赵文化,长江流域的巴蜀、荆楚、吴越文化等。
(二)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水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催生了华夏民族,而且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水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宝库中,水文化是其中最具光辉的文化财富。都江堰、京杭运河、坎儿井等古代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工程。这些工程既造福人民又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智慧和创造,是水利先贤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给后人以深邃的文化智慧和思想启迪。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类对水的管理越来越全面,在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法律、制度和乡规民约。我国的水利法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例如春秋时期“无曲防”的条约,西汉的《水令》《均水约束》,唐代的《水部式》,宋朝的《农田水利约束》,金代的《河防令》,民国时期制定的近代第一部《水利法》等。在长期实践中,负责水管理的机构和水利职官的设立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例如都江堰独具特色的“堰工会议”,在水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水、管水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社会的政府管理体系,积淀为历史上的制度水文化和制度文明。治水活动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同时也创造了先进的治水理念:大禹疏导洪水的方法,成为后世治国的借鉴;西汉贾让治河三策中的“上策”,充分体现了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思想;潘季驯在长期治黄实践中总结出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体现了治黄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辩证法观念,对今天的黄河治理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治水活动中形成的大禹精神,如“身执耒锸,以为民先”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以民为本精神,“左准绳、右规矩”、“因水以为师”的面向现实、脚踏实地、求实负责精神,“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的发挥集体力量、同心协力、团结治水精神,都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
(三)水文化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海泉等水体,不但给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之源,而且进入人类的精神观照和审美实践,启示、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瑰宝。在追寻世界的本原时,《管子·水地篇》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所说的“万物的本原是水”可谓珠联璧合。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中华民族通过长期治水等实践,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在道德修养和人格锤炼上,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祖先们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美德作为自己涉身处世的准则,像水一样,以宽广深厚的胸怀、高尚美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此外,诸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智慧,“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创新之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可贵品质等等,都是通过对水的认识而升华成为非常朴实的哲学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水为题材创造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戏曲、绘画摄影、科学著述,这些内涵丰富的精神产品,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水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对水的描写、歌咏,被视为永恒的题材,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在中国历代诗歌艺术中,水拥有了生生不息的审美生命力。水的各种各样特征,吸引着历代诗人的审美情怀,使水进入他们的诗歌艺术,不仅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水为智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智者亦开发了无穷的水文化宝藏,或引申为美学的意境,或上升为哲学的思考,或凝结为人文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水文化的源流才川流不息、百川汇海、源远流长,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并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
三、水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治水文明成就了传统中华水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当代中华儿女在波澜壮阔的治水实践中,正在谱写着水文化崭新的篇章。
(一)从物质形态的水文化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建成了8.63万座水库、28.7万公里堤防以及众多的灌区工程,长江中下游干堤修完修好,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治淮、治太骨干工程基本完成,三峡、小浪底、临淮岗等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大量水资源配置工程先后建成,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水利工程设施体系不断完善。紧密围绕水利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转化,在防汛抗旱减灾、大江大河综合治理、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农村水利、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水利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一些水利工程在为社会提供水资源、水电以及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时,造就了一大批风光各异的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在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