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奇迹的力量——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全景回眸
作者:徐文青 来源:中国水利报
日期:2008-07-03
“可以回家了!”6月10日16时,受唐家山堰塞湖威胁的下游群众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奔泻而下的湖水,先激剧后平静,按照人类的意志顺畅东流。
此刻,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重大胜利。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旋即电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指挥部:你们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抚平略有褶皱的分分秒秒,记者数度梦回唐家山,跨越那风雨跌宕的千山万水,寻找创造世界奇迹背后的力量。
地震造湖——大自然留给人类的难题
5月12日,汶川巨震,山崩地裂。
在北川县城上游约6公里处,湔江被硬生生截断,形成后来令世人瞩目的唐家山堰塞湖。它上游20公里处的禹里乡,就是传说中的大禹故乡。
国内外的统计数据表明,堰塞湖溃决的概率高达93%。一个严峻的问题是,由于堰塞湖溃坝导致的次生灾害往往要比地震伤亡人数还要高出数倍。1933年的四川阿坝州叠溪地震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
唐家山堰塞湖是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产生的所有堰塞湖中最大、最复杂、最危险的一个。库容高达3.2亿立方米的堰塞湖,像一颗巨能“炸弹”,时刻威胁下游百万群众的安危。据测算,堰体一旦突然溃决,形成的水头将达几十米,这样的能量如果不加束缚,摧毁几十层高的建筑物,就如同撕裂一张薄纸。真若如此,下游的绵阳、遂宁将变成一片汪洋,130万群众可能直接面临灭顶之灾!即便是1/3溃坝,1/2溃坝,受威胁的群众人数也将高达20万和120万。而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更是不可估量……
被水利专家列为“一号风险”的唐家山堰塞湖的隐患消除与否,成为衡量四川抗震救灾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尺。
更令人揪心的是,一面是人命关天的险情,一面却是变化无常的天气和无路可循的困境。
那些天,堰塞湖坝前水位每天以近2米的速度陡涨,随着主汛期临近,降雨概率进一步加大,溃坝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由于地处高山峡谷,加上余震不断,滑坡频繁,陆路不通、水路不通,空中通道也因为恶劣的天气,难以通行。水利专家曾带着干粮,顶着余震、滑坡,冒死进军近十次,却未能到达堰顶。
专家综合研究分析后认为,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实施疏通工程,而工期最长也不能超过10天。但,堰塞湖的资料极其匮乏,抢险时间极其短促,天气变化无常,交通中断,通信不畅……
危险一天天加剧,水利专家的心一天比一天揪得更紧——
急!
以人为本——挑战堰塞湖的核心理念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总书记声音荡气回肠。
“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共和国总理向世人庄严承诺。
以人为本,民生最重。唐家山的险情,百万群众的生命安危,牵动了中南海。
胡锦涛总书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加强巡视,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不出大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3次深入唐家山堰塞湖,明确提出了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工作要主动处理、及早处理、除险与避险相结合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安全、科学、快速”的处置原则。
回良玉副总理始终关注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工作,并于5月27日飞抵堰顶现场指挥应急处置。
水利部毅然决然地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
5月22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水利组组长、水利部部长、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陈雷飞抵绵阳,坐镇指挥。5月27日—6月10日,陈雷一次又一次地飞抵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现场,指挥应急排险工作,多次强调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安全、科学、快速”的指示精神,强化和落实排险避险工作各项责任制,全力以赴做好排险、人员避险转移和预警预报工作,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方领导小组组长矫勇,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方领导小组副组长、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靠前指挥,多次实地踏勘,研究制定排险避险方案,并多次飞抵排险现场,与现场抢险指挥部研究、商讨对策。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前方领导小组副组长、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两次共12天10夜始终奋战在唐家山堰顶。
水利部后方也是日夜鏖战。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坐镇后方,夜以继日地工作,中纪委驻水利部纪检组组长张印忠,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胡四一不分昼夜地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并奔赴灾区一线察看灾情,指导工作。
科学泄流——战胜堰塞湖的智慧之魂
5月21日,突破重重困难,专家组终于乘直升机首次登上了唐家山堰塞湖堰顶。由于堰顶环境险恶,直升机无法降落,只能悬停在离地2米多的高度,留给专家们的时间也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
专家们从2米高处跳下去,在这一个半小时里,开始“与时间赛跑”。
这些我国尖端级水利专家,争分夺秒,克难攻坚,对整个堰体的结构、尺寸、表象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勘查。
返回绵阳的当晚,水利部、长江委设计院、成都勘测设计院的专家们紧急汇集,连夜商讨、研究和判断。
要不要实施工程除险?能不能实施工程除险?怎样实施工程除险?这一系列难题,专家们必须在2天内作出解答。专家组最终确定了泄流槽开挖方案:实施科学的工程除险措施,把险情、灾情降到最低。
5月25日凌晨,唐家山应急排险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终于完成,并得到国务院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批准。
应对全溃坝、应对1/2溃坝、应对1/3溃坝。水利专家反复研究、计算,分析各种风险带来的危害。“凡是有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我们都考虑到方案里去。”水利部长江委设计院总工程师杨启贵说。
与此同时,水利专家根据唐家山堰塞湖可能的溃坝方式和溃坝后的影响,按照1/3溃、1/2溃和全部溃坝产生的洪水过程,演算出洪水影响范围,并协助绵阳市政府制定出高、中、低3个级别的下游群众转移方案。
方案决定,却并非一劳永逸,毕竟堰体结构复杂,气象、渗流等情势难以确定。为确保决策安全、高效,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反复地勘察,查找新问题,分析新形势,并据此认真研讨,精确演算,不断修订、完善既定方案。
也许有人会问,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工程,无非就是“挖条槽”,能有多难?
挖条槽也许容易,但要在唐家山堰塞体上开挖,却面临诸多难题:在堰顶哪里挖,怎么挖,挖多少,挖的效果怎样,都是难以决定的事,必须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和施工。
首先是渠线的选择。怎样找一个利于开挖的薄弱面,并据此充分利用水流自身的力量冲刷实现减小下游灾害的目的,至关重要。开渠时,水利专家尽量让渠线向相对松软的右部弯曲,充分利用水流自身的力量,实现“保左刷右、溯源冲刷”。其次是要不要保留出口岩石段。这是大家很关注,也存在争议的问题。经过认真推演,专家组坚持保留岩石段,实现既不突溃、又能尽快下泄湖水的目标,减少了突溃的风险。第三,在达到高方案后,要不要再继续深挖。在充分论证后,专家组决定在高方案基础上进口再降2米,出口再降1米,尽可能加快过流进程。
5月31日22时,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全面打通,原定高方案目标任务提前完成。为确保洪水安全过流,6月1日18时,武警水电部队、水利专家全部撤离堰顶。
然而,老天爷却并不配合,预报的强降雨并没有如期而至,预计6月3日左右的洪水过程没有出现。
6月6日,按照温家宝总理“安全、科学、快速”的要求,水利部组织专家又及时制订并实施了消阻、扩容两套工程排险方案,矫勇、刘宁等以及100余名官兵冒生命危险再度进驻唐家山。
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向最好的结果努力。在制定全溃坝、1/2溃坝、1/3溃坝的方案时,决策者们和水利专家们心里其实一直期望通过不懈努力,能够达到“第四种可能”的最优效果,那就是通过泄流槽工程的加深加宽和消阻,在不发生溃坝的情况下,将水位降至710米高程左右,完全解除唐家山堰塞湖对下游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
6月7日,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开始泄洪;6月9日,过水流量逐渐增大;6月10日,槽底不断下切;6月11日中午,这“第四种可能”奇迹般变成了现实。一切,完全按照专家预定的最优方案实现了。
劳累多日的应急抢险指挥人员、专家、战士终于舒心地笑了,下游100多万群众终于放心地笑了。我们赢了,且赢得如此漂亮!
唐家山一役,充分体现了我国水利专家们的睿智和经验。它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次成功实践;是我们依靠科学的力量,取得的一次科学的胜利;是我们坚持采用积极的人力干预,并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而不是一味地与自然的力量抗衡,来化解风险的一次有益尝试。
决胜奇迹——舍生忘死敢打硬仗的精神力量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务求必胜的大会战。军民协作,空地协作,中央地方协作,各部门协作,可谓举全国之力、全民之力。
“冲向最急需的地区,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发挥最关键的作用”,“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坚决完成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任务”……唐家山堰顶,帐篷四布,横幅悬映,红旗招展,人员穿梭,机器轰鸣。
5月26日11时13分,随着第一台挖掘机的顺利投放,唐家山大会战全面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