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2050:简述中国未来四十年能源框架
作者:金融界网站    来源:金融界网站     日期:2008-03-03
能源事关存亡,不可不察。面对原油价格再次突破百元大关,工业品和粮食价格也随之飞速上升的严峻形势,能源的寻找和替代,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旨在简单勾画出一个到2050年的中国能源框架,以把握未来能源大势。

  一、 能源现状

  根据2005年的统计,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为:煤占69.6%、石油和天然气占23.8%、水电和核电占6.6%。

  我国能源消耗以燃煤为主的局面很难改变(当前为70%~75%,到2050年也不会低于50%)此种情况下,造成能源结构失衡,城市严重污染。三分之二的城市污染严重,大部分是因为煤,石油等化石原料燃烧的缘故。

  二、能源规划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2050年前后,我国能源结构必须向大幅度增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份额的方向调整,比较理想的结构是非水力可再生能源至少占(一次能源的)25%左右,水电和核能占(发电总量的)20%以上”。

  即,至2050年,我国石油、煤、天然气应当占总能源消耗量的55%,水电与核能占20%,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其余能源占25%。

  三、各类能源发展前景

  石油:世界石油只有50年的可开采年限,中国则只有23年,依然大量依靠进口,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

  煤炭:煤炭依然是未来中国五十年的能源支柱,主要用于火力发电,煤制油等一系列转化用途,煤炭的消耗是一个加速再加速的过程,以满足不断膨胀的电力需求和其他能源需求。

  核能:核能发展,将有一个大力提速过程,目前核电占国内总发电量的2%,至2050年,核电将达到全国发电量的10%左右,使核能成为我国的支柱性能源之一。相对而言,大规模发展核能所受的制约因素较小,材料是关键之一。2004年法国核发电量的比例占其国内总发电量的78%,日本占国内总发电量的30%。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水电:进一步持续大规模开发的余地不大,预计到2050年,将提供国内10%以上的发电量。

  太阳能风能:

  2007年,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发布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动力:可再生能源的功能》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正日益成为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世界领袖,中国本土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正在结合,引导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可能提供中国30%以上的能源需求。”

  2006年中国风机和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双双增加一倍。中国在未来3年内将赶超欧洲、日本和北美的太阳能及风能制造商,中国目前已经主导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小水电市场。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弗莱文认为:“政策大力支持的大胆目标,加上企业界的精明头脑,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将会很快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共有四家中国太阳能企业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另有1家在纳斯达克上市。

  生物质能等其他能源:

  2006年全球燃料乙醇总产量370亿升,主要由美国和巴西生产,中国燃料乙醇总产量大约10亿升。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加上对粮食供应安全的担心,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暂停。目前正大力发展高粱、木薯和甘蔗做原料。中国燃料乙醇生产的大发展,主要取决于纤维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的未来发展。专家认为该技术在未来10年内会实现商业可行性。

  四、 投资机会

  1、能源间的相互影响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给,造成煤炭价格极易受其他能源的影响。例如,枯水期的水力发电量会大量下降,从而只能用火力发电来弥补缺口,并造成煤炭价格的巨大波动。焦炭期货的推出,势在必行。若焦炭期货推出上市,每年的冬夏两季,雪灾酷暑等自然灾害,都是特别关注的投资机会。

  2、铀矿

  至2050年,中国核聚变技术仍然会停留在纸面上,离市场化有一段距离。在核聚变依然存在技术壁垒的情况下,核裂变为主的核能发展,必将带动铀矿的供应紧张,而中国铀矿可供开采使用的存量只有30年,世界铀矿只有60年的可开采时间。

  3、太阳能、风能

  虽然前景广阔,但仍存在材料瓶颈,以及发电成本问题,必须进一步加速科技攻关,在此相关行业的投入将会收获颇丰。

  综上所述: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短时期内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耗的支柱。新能源开发前景看好,但普遍的瓶颈,都是技术和材料关,在这几十年中,必须加大国家扶持和技术投入,以面对美国、欧洲、日本最激烈的技术竞争,抢占能源制高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202201104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