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回良玉作重要讲话
作者:王鑫 王健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日期:2008-01-21
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日下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加强项目管理,落实各项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健全管护机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确保3年内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兴建了87000多座水库,增强了江河综合防洪能力,提高了水资源调控水平,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这些水库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限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有相当一部分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不仅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而且成为重大安全隐患。近年来,中央安排投资对部分重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迫切需要改造的病险水库仍然为数众多,现有病险水库存在的安全隐患仍然十分突出。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统筹规划,增加投入,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出了明确任务和时间要求。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决定大幅度增加投入,确保用3年时间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据悉,此次需要完成除险加固任务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共有6240座。
  回良玉指出,要充分认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我国综合防洪减灾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有效应对我国干旱缺水的迫切需要。要从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出发,切实把病险水库改造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尽全力抓紧抓好。要从提高抗御洪涝灾害能力、确保防洪安全的高度出发,切实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全部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决心抓出成效。要从提高抗御干旱灾害能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高度出发,把病险水库改造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急事来抓,务必按期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和力量凝聚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切实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攻坚战。
  回良玉强调,要全面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部署。他指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中央投入和地方投入相配合,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二是坚持进度、质量、效益相统一,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三是坚持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行相衔接,既要保证如期完成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又要保证水库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四是坚持地方负责与部门协作相结合,明确分工,强化责任,确保形成合力。确保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专项规划和前期工作。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在科学论证、充分听取地方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尽快颁布《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各地要根据规划,按照3年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和已经制定的本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加大工作力度,有序组织实施。要高度重视前期工作,落实好前期工作经费,严格把好设计质量关。
  二是认真做好资金落实工作。对于规划内的大中型水库项目,继续按现有基本建设程序实施,中央投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年度计划安排;规划内的重点小型水库,按照地方负总责、中央定额补助、投资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包干使用、由地方履行建设程序、部门监督检查、限期完成的原则实施,中央补助资金由财政部安排专项投资解决。地方各级政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配套资金得到落实,确保投资强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三是认真做好项目管理工作。要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和质量管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意识,强化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完善"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严防安全生产事故。要管好用好病险水库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要认真做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验收工作,及时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
  四是认真做好安全度汛工作。确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度汛的弦要始终绷紧,松懈不得、马虎不得、大意不得。要研究制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度汛计划和预案,水库运行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调度运用方案,不得随意超限制水位蓄水,并要加强对水库病险部位的巡查。有重大险情的水库,必要时要空库迎汛。要严格按照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处理好施工进度、质量保证与水库运用、安全度汛的关系。各地要认真组织编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务必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回良玉要求切实加强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组织领导。一要明确领导责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要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切实负起责任。地方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要加强协作配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要做好项目和资金安排,按计划及时拨付建设资金,加强监督管理。水利部门要组织好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其他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三要强化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工程进度、建设质量、资金使用、工程安全等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责令违规部门和单位限期整改,并按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四要推进改革创新。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监督,切实转变"重建轻管"思想,抓紧完成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理顺水库管理体制,落实管护责任和管理经费,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建立水库长效良性的运行机制。
  回良玉对统筹做好水利各项工作提出全面部署。他指出,水利既是农业的命脉,又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水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建成了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水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水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水利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现阶段的基本水情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与水利工作的着力点结合起来,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与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突出抓好事关水利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几件大事:一是围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抓好防洪抗旱除涝综合体系建设。二是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围绕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紧迫问题。四是围绕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五是围绕提高水利现代化水平,抓紧建立现代水利管理体系。
  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会议。他指出,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对我们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一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将会议精神及时向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汇报,抓紧研究和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及时进行传达和布置。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行动和力量凝聚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全力抓紧抓好。二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领导到位、任务到位、投资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三要抓好近期重点工作环节的落实。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前期工作深度和质量;要及时足额下达地方建设资金,确保工程建设的需要;要加强病险水库险情巡查和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确保病险水库运行安全。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会上汇报了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主会场分别发言。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江西省副省长熊盛文、重庆市副市长马正其、甘肃省副省长陆武成分别在分会场发言。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党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管负责同志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出席会议。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202201104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