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秦淮——从秦淮河的变化看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和治水实践
作者:董自刚 陶丽琴 李春明 来源:中国水利报
日期:2007-12-03
2007年11月8日,南京市各大主要媒体公布了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94.9%的南京市民感到“生活幸福”。有权威人士说,支持南京人幸福指数的众多元素中,秦淮河的优美环境是一个重要砝码。
这一说法,在秦淮河两岸得到了印证。11月10日,家住秦淮河边的安静阿姨,把十几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领到了家门口,游览观赏秦淮河沿线的秀美风光,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如今,秦淮河水流清澈,岸边的三级亲水平台上绿树依依、芳草青青,锻炼、散步的人络绎不绝……“这里的环境太好了,住在这里真是幸运。”安静说。
安静的幸福生活,得益于2002年以来南京市开展的秦淮河综合整治。这项工程的起因,还得从11位院士、教授写给南京市政府的一封信说起。
决策缘于民意
“一个项目能得到全市60%以上老百姓的赞同,那就是一届政府必须要做的。”
2002年1月,南京大学11位院士、教授联名给时任南京市市长罗志军写了一封信,呼吁整治外秦淮河,建设滨河古都风光带和文化带。与此同时,一名小学生的信也送到了罗志军手中,稚嫩的文字里透露出一个在南京土生土长的小朋友对母亲河的担忧。
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文人墨客吟诵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地,只是秦淮河穿越南京老城区的一段,称为内秦淮河。而秦淮河的大部分河段,主要是南京的护城河,沿古老的明城墙蜿蜒流淌,被称为外秦淮河。2000年以前,南京市对内秦淮河进行全面整治,河道观光段水质和沿河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外秦淮河水体污染以及“脏乱差”却每况愈下。
“藏污纳垢不出流,满河污水害四周”。外秦淮河被人们称为“大阳沟”,意为没有加盖子的阴沟。那时沿河两岸,满是残破的工厂、码头和乱搭乱建的棚户区,这里的一切都与繁华的都市极不相称。沿岸的污水排入河中,垃圾随处堆放,空气中弥漫着恶臭,熏得人直想呕吐。恶劣的环境,使这条河成为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为少受污染之害,秦淮河两岸的房子都是背水而建,面向河水的很多建筑都“不开窗户”。本应引以自豪的秦淮河成了南京市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在当年南京市大范围的市民舆情调查中,有60%以上的市民对秦淮河综合整治投了赞成票,排在了各项市政建设项目的第一位。院士、教授和小学生的呼吁以及舆情调查结果,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警觉。然而,要把市民的愿望付诸实施,面临诸多难题。秦淮河综合整治是历届南京市委、市政府都想做的事情,但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其他种种原因,想做却没能做成。即便是经济已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巨大的资金缺口依然是困扰秦淮河综合整治的重大难题。
企业搬迁、污水管线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秦淮河两岸居住的是普通市民,商业开发价值很低。当时有媒体质疑:沿线大部分都是密集的居民区,土地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从经济上来说政府并不得益,何况能拉动地方GDP增长的项目多的是,都急等着上,为什么单单要首选治理外秦淮河?
时任南京市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罗志军用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一个项目能得到全市60%以上老百姓的赞同,那就是一届政府必须要做的。”
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南京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及规划、建设、水利、环保、文物等部门很快形成共识:无论有多大困难,秦淮河非治不可,而且非治好不可。
秦淮河一期综合整治需要资金30亿元,这对任何一级地方财政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即便是经济发达地区。为此,南京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组建项目投资公司,采取“以时间换空间”方式,破解资金难题。在具体操作上,市政府出台了三项措施:一是拿出搬迁后整理出来的土地3000亩,挂牌出让后的增值部分;二是从污水处理费中每立方米提取0.15元资金、期限20年,以此两项作担保向银行贷款,筹措建设资金。三是将外秦淮河旅游、广告特许经营权赋予项目投资公司,作为后期运行管理的经费来源。
治水是秦淮河综合整治中的重头戏。对两岸人口居住密集的城市河流进行整治极为复杂,需要系统治理。南京市即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强势运作,确定了水利、环保、景观、路网、安居等五大工程。至此,秦淮河综合整治在广大市民期盼的目光中拉开了大幕。
启示:践行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就必须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第一位
秦淮河的治理不能直接拉动GDP的增长,甚至有人基于该项目涉及市政搬迁、治水的艰难复杂说它是个“风险工程”,弄不好,民怨沸腾。但是,这项工程与沿线市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广大市民多年的期盼。“政府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罗志军书记的话,道出了一届政府代表人民执政、为了人民执政的坚定信念。正是这一信念,使秦淮河综合整治成为当时南京城市建设的首选。
对一个地区来说,推动经济发展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但是,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更要着力关注民生的改善,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秦淮河综合整治上,南京市看重的不是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是社会效益和长远的综合效益。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者的眼中,让市民受益、让百姓满意,就是一届人民政府的最大功绩。
有些地方搞建设,往往被说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对秦淮河综合整治,南京640万市民却众口一词:它是一项让众多市民受益、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这是广大市民百姓对南京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生为先的高度认同。
治水为了民生
把群众所需、所想、所盼落实到治水实践中,让水流动起来,让河美丽起来
秦淮河综合整治之初,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提出:要把秦淮河建设成为一条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这个目标强调突出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应,其目的就是为市民营造一个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整治前的外秦淮河污染十分严重。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凯曾经在一天之内看到秦淮河水“红、黄、黑、绿”四种颜色,分别是由钛白厂、钢铁厂、肉制品厂等企业污染造成的。污染是秦淮河散发出令人窒息恶臭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年的大部分时间,这里水流不畅,水体自净能力差。因此,在综合整治过程中,一方面实施企业搬迁,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水利措施让水“活”起来。
流水不腐。为了让水尽快地流动起来,并让河道内维持足够的水量,水利部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一起上。三汊河口闸是维持秦淮河水位的重要设施。该闸选用了既有调度功能又有景观功能的双孔护镜门闸型式。原定8个月的施工工期由于搬迁进展缓慢,导致前两个月无法施工。为了这项“民生工程”如期完工,江苏省水利厅组成专家组,攻克技术难关,每周一次到现场办公。超常规的建设模式最终在6个月内完成了建设任务,创造了双孔护镜门闸建设的高质量、高速度。
相对于一座闸的建设,对城市河道原有防洪堤的改造涉及范围更大,既要具备防洪功能、景观功能,同时还要为实现人水和谐、市民亲水创造条件。它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防洪堤。
以前,秦淮河沿岸竖立的笔直的防洪墙和块石砌成的堤防,结实、耐用但不美观、不亲和。在整治中,水利部门从市民亲水、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需求出发,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对原来的堤防和防洪墙进行了重新改建,在临水的一面,建成2~3米的三级亲水平台,在不同的水位,市民都可以与水相亲相依。
让水流动起来、让河美丽起来。整治后的秦淮河,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是景观。防洪堤堤顶建成了步行长廊,绿草如茵,垂柳成行,鲜花点缀。人们在休闲的同时可以观赏到美丽的风景。三汊河口闸的景观功能更为突出。每当闸门放下,水从闸顶溢泄而下,犹如“飞瀑流虹”;而一旦闸门拉起,又如两片祥云升腾,创造出壮观的“游龙出海”景象。如今,这座闸已成为秦淮河综合整治的标志性景观。
在非工程措施上,对水系实施科学调度是让秦淮河保持长久魅力的关键。秦淮河的调度主要由四座闸门完成,汛期雨水丰沛时,打开溧水河上的天生桥套闸,让石臼湖的水沿溧水河自流入秦淮河,三汊河口闸开启行洪;非汛期,从秦淮新河闸提引长江水至武定门闸,再由武定门闸调水入秦淮河,三汊河口闸落闸挡水,维持景观所需水位。这样一来,无论汛期还是非汛期,每天都有大量清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秦淮河主城段,加快了水体的更新速度,从根本上改善了河道水质与景观。
站在综合整治后的秦淮河边极目远眺,一层水、一层堤、一层绿、一层城、一层山,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温馨、优美、和谐的画卷。
启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民生水利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优良生态和优美环境。”水利部部长陈雷在近日水利部党组中心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班上如是说。秦淮河综合整治,是一次治水实践的创新,更是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指导民生水利建设的丰硕成果。
秦淮河从过去的防洪调度,转变为现在以生态调度为主、防洪调度为辅,从过去的汛期调度,到现在的长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