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竟平副部长出席安徽省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挂牌仪式(图)
作者:水利部网 来源:水利部网
日期:2006-03-31
本站讯 为了充分发挥水文为地方服务的职能,实现水文事业的增速发展,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日前经滁州市政府批准,安徽省滁州水文分局增挂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牌子,实现省市两级共建共管,这也是安徽省第二个实现省市共建共管的市级水文机构。
3月28日上午,揭牌仪式在安徽省滁州市隆重举行。水利部鄂竟平副部长在部水文局邓坚局长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安徽出席揭牌仪式,安徽省政府赵树丛副省长、安徽省政府王首萌副秘书长、淮河水利委员会钱敏主任、淮委水文局罗泽旺局长、省水利厅纪冰厅长、省水利厅蔡建平副厅长、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滁州市政府缪学刚市长、滁州市委副书记汪炳瑜、滁州市政府张忠孝副市长、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局陈锡林局长等参加了仪式,来自全省水利系统和水文系统的代表共60余人到会祝贺。省水利厅蔡建平副厅长主持了仪式。
鄂竟平副部长在揭牌仪式上作了讲话,他指出,水文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如果没有水文提供众多准确的数据作支撑,解决水问题的所有对策都将难以实现。目前,全国的基层水文工作基本实行省级水文单位垂直管理的体制,这与市、县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相适应,造成工作脱节或重复浪费,影响了水文为属地服务的功能。因此,理顺体制,将设在地市一级的水文勘测局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批准,纳入地方管理范畴,接受当地政府的领导是水利部大力推进的一项改革。这是推动水文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促进水文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务实举措。
鄂部长强调,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挂牌实施双重管理后,将充分发挥水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有效地参与地方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各种涉水事务,提高水文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更多的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活动,扩大服务领域,改善工作环境,稳定职工队伍;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对水文的投入。总之,通过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争取地方政府对水文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实现水文事业的增速发展。这是水文体制改革的方向,符合水文工作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应当总结经验,积极稳妥、毫不动摇地在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各级水文工作者都要牢牢记住,水文事业必须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要以满足其需求为己任,只有这样水文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同时,经济发展需要水文,社会进步需要水文,水文事业的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淮委钱敏主任、省水利厅纪冰厅长、滁州市缪学刚市长分别在揭牌仪式上讲话。钱敏主任指出,长期以来,滁州水文部门作为淮河流域水文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忠实履行职责,努力当好防汛抗旱的尖兵,为滁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淮河的安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揭牌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成果,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的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纪冰厅长指出,推行市级水文机构双重管理体制,实现既接受省级主管部门领导、又置身于地方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有利于水文部门扩展和延伸水文工作领域,积极参与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各种涉水事务,全面及时地服务地方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实现水文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他要求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始终把为防汛抗旱服务作为"第一要务",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全省尤其是滁州市的水利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同时,要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工作,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己任,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出谋划策,为全市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服务。
缪学刚市长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滁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保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强水环境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滁州市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些都与水文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挂牌后实现双重领导体制的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真正把水文融入滁州,为滁州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省水文局徐业平局长在揭牌仪式上致了欢迎辞。
最后,鄂竟平副部长和赵树丛副省长亲自为滁州市水文水资源局揭牌。(安徽省水文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