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工风采 » 水苑讲坛 »

水电工程如何环境友好
作者: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    来源:中国水势网     日期:2007-12-13
今年10月13—14日,现代坝工技术国际研讨会暨中日韩瑞大坝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我国的大坝专家与来自日本、韩国、瑞典的大坝专家针对已建大坝的有效利用、大坝安全二大坝新技术进展、大坝与环境四个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新的大坝的建设和已有大坝的运行管理日益重视。在大坝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工程安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更加关注其对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坝建设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最大可能地减小其负面效应。
“环境友好”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然而,如何才算是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呢?
水电工程如何环境友好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目的在于全面发挥工程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开发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一切不利于环境的影响是对现代工程的必然要求。然而,尽管这种“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站”的说法是最近几年才广泛出现的,但是,实际上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的要求是由来已久的。因为任何水利水电开发建设的基本目的就是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与环境、造福人类社会。
减小水电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一直是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实事求是地看,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绝不能仅仅看成现代人的文明意识对大自然的一种恩惠,而是客观世界对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最重要的环境友好
对水电工程的环境友好的评价可分为不同层次,最高的层次就是要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水资源,就是最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我们考虑任何局部的、微观的环境友好问题,都不能违背这个最大的前提。
面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解决水多、水少这个最主要的水资源矛盾的最根本途径,就是要修建大型龙头水库,在洪水期拦蓄洪水,枯水期提供水资源,变水害为水利。要建造龙头水库拦蓄、储存洪水就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就必须改变一部分地区的生态功能。这就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承受的生态损失。现在很多人反对在中国建设,高坝大库。实际上,中国当前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龙头水库建设,因为龙头水库存储水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目前,我国水库总库容仅为5800多亿立方米。由于缺乏龙头水库的调节能力,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
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具有调蓄功能的龙头水库,增加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总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绝对离不开人类有意识的工程建设。
联合国2006年《世界水资源报告》明确指出: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均不足:地球淡水资源尽管分布不均,也还说得上充足。”很显然,报告明确提出了,目前世界严峻的水资源同题,是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中,所谓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就是指发展中国家还缺乏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设施是管理的前提,有了设施,管理不到位不行,但是没有设施就根本谈不上管理。例如,我国的黄河,在我国各条河流中开发程度最高,应该算是有了水利设施,然而,由于以前管理不善同样会造成断流,2002年以后水利部加强了全流域的管理,就杜绝了断流的现象。
水坝、水库、水电站建设本身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它只不过是把河流的控制权交给了人类,至于管理的结果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人类本身。这就是人类文明的特点。
生态保护不是生态保守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生态保护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包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和环境,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要保存自然原生态的“保守”。
因此,对于人类而言,所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利用、创造、改造客观环境,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保护可以依据不同的手段分为积极的保护和消极的保护。这里我们所定义的积极保护,就是指在人类生活的地区内,考虑到人们的存在和发展,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采取的一系列对天然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等等。所谓消极的生态保护手段是指,在那些人群尚未涉及的自然生态地区或者特定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以及某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栖息地区,人类通过建立保护区的方式,有意识地保存该地区某些天然的环境。
对于积极的生态保护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人分不清“生态保护”和“生态保守”以及“环境友好”和“以环境为本”之间的根本区别。我们认为,在现有人类生活的区域内,无视人的客观存在和发展,把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完全等同于消极的天然保护,就是一种生态保守。“环境友好”和“以环境为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不是“以人为本”地判别、评价环境作用。例如,自由流淌的河流、任意泛滥的洪水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和人烟稀少的无人区、生态保护区完全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对于现代人类活动密集的社会,洪水泛滥就完全是一种灾难、一种极大的生态破坏。堤防、水坝就是人们在几千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抵御洪水、保护社会生态与环境的具体措施。
为了在利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防止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重大环境破坏的结果,就特别需要我们用环境友好的态度,开发、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友好的本质内容首先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而不应该是消极生态保护,更不能当成变相的生态、环境保守的借口。
对水坝作用的反思需要“创新精神”而不是“标新立异”
目前,在水利水电领域,有人经常强调,我们过去的水坝工程都不考虑环境问题,只是到最近人们才开始有了环境意识。所以,现在社会上就有一批人用一些时髦的环境名词、概念来标新立异地开拓水利科学,用一些所谓新的环境观念批评水坝工程的种种弊端。
客观地说,在治水的问题上,水利工作者从来也没有否认过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我们从来也没忘记湖泊的滞洪作用。过去我们国家所出现的一些过度砍伐森林、围垦造田种种失误,不过是在当时巨大的经济和人口压力下做出的一种被迫选择。我们不能拿今天改革开放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之后的现状去苛求历史,在解决不了国人的吃饭、烧柴问题的情况下,砍伐、围湖造田都是一种无奈的手段。
类似标新立异地评论历史的问题还有很多。现在也有人已经对水电的梯级开发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认为那是过去人们不考虑生态、环境的结果。出于对梯级开发的误解,现在有人认为“如果容许水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全世界的所有的河流都会变成连串的湖泊,都将变成不流动的死水”,甚至警告说“如果容忍梯级开发,世界上也就不,会再有河流存在了”。其实,在今天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都已经按照梯级开发的原则得到了开发。很显然,所谓“河流都会变成连串的湖泊”的危言耸听,只不过就是一些人想当然的“臆造”。梯级开发并不是“不放过每一米水头”百分之百开发。当然在那些应该开发并可以开发的范围内,我们确实要尽可能让每一米的水能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就是梯级开发的科学性所在。实际上,即便进行梯级开发,人们也还是完全能够通过适当的规划设计,人为地控制某一河段河水的流态以及淹没的范围。并非世界上所有的河流、河段都能够进行水能资源开发。梯级开发从来都不是只考虑水头,不考虑环境。有史以来,各国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要根据具体的河流生态、环境情况,确定理论水能资源中的技术可开发资、源比例。
一般各国的技术可开发资源都不到理论水能资源总量的一半,其中经济可开发资源量一般还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我们国家的水电规划中、早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水能资源被水电规划部门排除在经济可开发的范围之外。而目前开发规划中保留的待开发项目,都是经过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的比较、依据各方面的数据、经过科学判断衡量确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这些规划中的个别地方确实会有需要调整的可能。但是,抛开具体河流的具体情况,仅仅依据个别人对水电梯级开发心血来潮的遐想,就认为梯级水电开发一定是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开发方式,绝不是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态度。对于水利水电科学来说,生态、环境保护绝不是今天才刚刚意识到的新问题。
科学地开发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水电工程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工程安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还要更加明确地考虑生态和环境保护。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建造房屋,耕种粮食难免会砍伐森林、占用草场,带来湿地退化、水土流失甚至荒漠化等问题。但是,今天的人类社会如果不耕种足够的土地就无法维持。再比如,开采矿藏(包括提取地下水)无论如何都难以避免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然而,所有这些开采活动又是我们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还有拦蓄洪水、增加水资源,变水害为水利的水坝、水库、水电站的建设,很多情况下都是维系我们今天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202201104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