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工风采 » 水院文苑 »

致敬引丹“天上银河”
作者:宾洪祥    来源: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日期:2015-03-16

2014年6月19号,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从竹山县来到了老河口市,察看引丹灌区。夏日骄阳下,我们一路察看清泉沟隧洞进口、引丹总干渠、节制闸、四个小电站等工程建设。行进途中,远远地,一条凌空飞架的长龙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有无数的支柱撑起,更好似成千上万的人们在节日舞动的巨龙,阳光下,熠熠生辉。
       同行的引丹管理局朋友告诉我,那就是排子河渡槽,传说中的“天上银河”。我兴奋极了,对排子河渡槽久有向往,今天终于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一上世纪七十年代最伟大最神奇的水利工程了,终于有机会向我的水利前辈们致敬了。
       四十年前的七月,在光化、襄阳两县上万人民的共同奋斗下,由183个自西向东的槽墩支撑,全长4320米的排子河渡槽正式建成通水,从此亚洲最长渡槽的纪录得以刷新,昔日干旱贫瘠的岗地变成著名粮仓。
       当我站在渡槽观景台前,我被眼前壮美的画面震惊了。渡槽高高地架在空中,长长地延向远方,清清的丹江水永不停歇,浇灌着鄂北岗地干涸的土地,造福着数百万襄枣百姓。当我站在渡槽之上,思绪飞得很远,无限感慨涌上心头。
       我仔细读着宣传牌上的文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数十万襄楚儿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用汗水和生命建成鄂北‘生命渠’——引丹工程。”这些句子是如此熟悉,但此刻,我并不认为是口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凝铸,一代火红青春的雕像。
       资料里记载:“1973年2月,建设排子河渡槽的战斗打响。排子河渡槽工地需要的沙石料,要从很远的汉江里挖掘、运输。工程指挥部将汉江襄樊段沿岸700多艘船只和5000多位船工组织起来,每只船上固定3个人,一人撑篙掌舵,一人负责打捞沙石,剩下一人拉绳将沙石料倒在船舱里。然后由民工一担一担地将沙石料挑上岸,堆放在河滩上。”
       “1973年春,汉江进入枯水期,捞沙石的船靠不了岸。为抢工期,工程指挥部组织了700多人挖河道。人们穿着短裤,在刺骨的河水里挖沙、清淤。经过3天的施工,疏通了12.5公里的航道、24个码头。工程所需的36万吨沙石料,除少量使用传动带外,绝大部分都是人工从船上挑上岸的。”
       “工地上的民工每天只有0.6元的伙食补贴费,大家吃的是大锅饭,住的是搭在河滩上的油毛毡工棚。挑运沙石料时,人人舍得下气力,抢着干重活,不少人累得脚上打了水泡,腿跑肿了,仍然坚持干。”
       这样一组数据:700多艘船、5000多位船工、12.5公里航道、24个码头、0.6元伙食补贴费,我望着这些数字,心中想象不出,当年建设者们是如何组织的?吃住如何安排的?700多艘船的场面应该是比赤壁大战还壮观吧!全靠肩挑背扛,36万吨沙石运到工地又是何等的大气魄!
       但当我翻阅当年的照片时,发现那些青年民工脸上展露的是发自内心的纯朴的笑,一点也看不出他们的苦,让我觉得他们的精神是高贵的,对生活没有像今天的我们这么多的奢求。
       当我慢慢翻阅那些尘封的历史,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工程师王绥芝提出了用滑动钢模浇筑槽墩的建议”。
       王绥芝就是我参加工作时的老师。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们在宜都县从事熊渡水电站的施工设计。借住在宜都县聂河镇少年管教所管理房,天天住在一起,吃在一起,一起工作,一起散步,听着他讲当年修建排子河渡槽的故事,当时也就无心听着,未有深切感受,也不知里面包含的生命倾注。今天才深刻体会,渡槽凝聚着他和他的同事们多少的光荣与骄傲呀。
       资料记载:“渡槽施工,难在高空”——排子河渡槽183个平均高24米的槽墩如何浇筑起来?除去冬天冰冻期高空不能作业的时间,仅槽墩浇筑的工期就需一年半以上。渡槽重达一二百吨的整体槽身如何吊上去?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建成大渡槽。
       “工程师王绥芝提出了用滑动钢模浇筑槽墩的建议”。然而,这种方法之前在国内水利工程上从未使用过,属于“异想天开”,但工程建设者们还是决定试一试。没想到,一试之下,效果很好,既省时又省力。湖北省水利工程局修配厂的广大职工,为工程赶制了13套钢模,除拆卸安装外,工地平均每天浇筑8套滑动钢模,114个槽墩仅用4个月就浇筑完毕。”
       “1974年7月,仅用一年半时间,排子河渡槽竣工通水,除工期用时较短外,工程费用也比预算节省了195万元。”这“195万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亿吧。
       “排子河渡槽建成后,引起世人瞩目,不少外国专家也慕名前来参观考察。仅1975年3月至1977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来此参观考察的就有159批次。”
       由于排子河渡槽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曾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科技进步奖。经历40多年的各种考验,它仍巍然屹立在襄北大地上,运行良好。在新的时代,它将与新的鄂北工程一起,彻底改变鄂北地区“旱包子”的面貌。一代代水利人正在用青春和才智造福数百万襄枣百姓,他们的名字也将永远融进水利工程的千秋伟业中。
       我凝视着前人当年写下的“牵来苍龙行沛雨,千年枯岗变江南”的对联,面对着正在轰轰烈烈建设的更伟大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枯岗”不但会变成江南,而且会远胜江南。
       青岗凝翠,稻浪飘香,回首巨龙,流光溢金。我再一次向这条神奇的“天上银河”致敬!向当年为建造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付出牺牲的人们致敬。

上一篇:
下一篇:

电话:027-87275763

传真:027-87301015

邮编:430070

邮箱:hbsy_bgs@163.com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营发展| 科技人才| 党群天地| 职工风采|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狮路290号 鄂ICP备202201104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