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同于穆斯林开斋节、西方圣诞节的宗教意味,中国年文化的核心是“合家团聚”。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故乡,作别亲人,异乡打拼。“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更是把“家乡”变成一个巨大的感情磁场,吸引着上亿人风风火火赶着回家过年。
我也不例外,年关越近,思乡越切。参加工作后,除了第一年回家过年外,已经9年没有在老家过年了,尽管父母已随我居住在一起,但看到大伙南来北往赶着回家过年的热闹劲儿,勾起了我回老家过年的欲望,更重要的是,父母已经4年没有回过老家,他们都想回去看看。作出回老家过年的决定后,父母和孩子都很兴奋,临出发的前一天晚,母亲更是高兴得彻夜难眠,老家的亲戚也翘首以盼。
从武汉出发,沿汉宜、二广高速,穿越广阔、富饶的鱼米之乡—江汉平原,过湖南常德进入山水秀丽的武陵山区。汽车在新开通的杭瑞高速上奔驰,越桥梁、穿隧洞,两旁的美景应接不暇:古色古香的苗村古寨、千姿百态的秀丽山川、碧蓝如玉的山区江河,更有那身着民族盛装美若天仙的苗家山妹……真是车在路上跑,人在画中游。要不是回家心切,真想把车速慢下来、再慢下来,走进苗家村寨,慢慢欣赏和品味那如诗如画的美景!
路途遥远,考虑到安全因素,我们在美丽的湘西吉首市住了一宿。晚上,一家人品尝了湘西土菜,酸辣为主,和那久违的老家风味很相似,味美开胃,让人垂涎欲滴。
回家心切,次日清早就出发了。继续沿杭瑞高速西行,过了美丽的凤凰古镇就进入了贵州铜仁市境,家越来越近了。加之杭瑞高速刚刚开通,不用再走那十八弯的崎岖山路,车少路好,一路畅通,心情也越发舒畅。老家的影子逐渐清晰起来,两位老人兴奋不已,将他们老家的回忆一股脑倾倒出来给我媳妇和孩子听。过了江口、思南、进入德江……
终于到家了,回到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一栋栋两层、三层独栋楼房映入眼帘,虽没有城市独栋别墅那么金碧辉煌,但却不失农村房屋的端庄大气,看来老家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原来记忆中的一间间低矮的木头房子大多消失了,只有稀稀落落的几间羞涩地藏在新建的楼宇之间。我家的那间木房因长久没人居住,已经破败不堪,这次回家就住二伯家了。看到这一切,难免有一丝凄楚的感觉,心里酸酸的。
农村过年异常热闹,在外工作的、读书的,老的、少的都回家了,平时清冷的乡村顿时热闹起来。以为我们多年未回来了,家乡的亲人更是热情无比,嘘寒问暖,拉拉家常,有的送肉、送米、送鸡蛋,有的邀请去做客,好意难却,收下礼物、接受邀请并回头去拜访他们。
家里的亲戚高兴极了,特别是我的二伯更是乐开了花。但同时也把他们一家给忙坏了,姐姐忙着去给我们铺床,全部换上崭新的床单和被子。二伯忙着磨豆腐、打糍粑、杀猪,为热热闹闹的过一个团圆年做准备。刚上大学的外甥女也回来了,记得十年前离开家时,还是一个黄毛小丫头,如今也长成了美丽的大姑娘,还上了大学,全家人都为她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便是挨家挨户走亲访友。按照老家的规矩,拜年本应该从正月初一开始,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打破常规,从回到家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两位老人每到一家都得花上半个时辰拉家常、叙旧,道别时也久久不舍,甚至留下惜别的泪水。看到这场景,我心里难免有些酸楚和疑虑,到底该不该把父母带离他们熟悉的老家来到陌生的城市?但想想,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也不那么好了,留在老家他们对我们夫妻和孩子也难免牵挂,还是带在身边尽孝,有时间多陪他们回老家看看的好。
一晃到了大年三十,在农村,这一天可是最热闹和忙碌的,每家每户一大早就开始杀鸡、炖肉、炸米花……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摆上桌,为丰盛的年夜饭做准备。我二伯家也不例外,我自告奋勇地当起了主厨,烧了些自己比较拿手的菜:土豆烧鸡公、水煮鱼、萝卜炖牛肉、臭豆豉炒熏肉……。祭祀完毕后,全家两大桌人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喝起来,他们都夸我的手艺不错,很多菜都吃得光光的,特别是看到小孩子们津津有味的样子,我特别高兴。
到了晚上,整个山村沸腾了起来,东家、西家,山这边、山那边,烟花、鞭炮声此起彼伏,一直闹腾到大年初一早上,我女儿被吵得睡不着觉,直抱怨:“这还让不让人睡觉啦”!想想今年武汉实施全面禁鞭,估计本来过年就比较清冷的城市应该更加冷清喽!
时间一晃就过了大年初一,心里很想看看老家的花灯戏后再回去,但考虑到路途遥远,为了避开返程高峰,初二一早,满载着乡亲们赠送的土特产和深情厚谊,与他们告别再三之后,我们踏上了回汉的旅程。
回顾在老家过年的日子,父母和他们的兄弟姐妹们团圆了。女儿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老家,玩的不亦乐乎,要求明年还要回老家过年。看到老人、孩子的高兴劲儿,我很欣慰,但也有遗憾,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和我中学时代的很多好友相聚,愿他们谅解,待日后再去拜访他们,祝他们马年好运!
TEL:027-87275763 EMAIL: hbsy_bgs@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