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水
作者:靳怀堾 来源:转载《中国水利报》
日期:2011-12-23
旷古奇书《兰亭序》是王羲之投身山水,在山水中探究哲理,陶冶性情和展示抱负的结晶。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文人雅士谢安、郗昙、孙绰、孙统、李充、许询以及子辈凝之、玄之、肃之、徽之等42人,雅集于会稽山阴(今绍兴市西南兰渚山麓的兰亭江畔)过“修禊日”,这就诞生了历史上传为佳话的“兰亭集会”。
“修禊”,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灈,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诗圣杜甫《丽人行》中所说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表现的就是上巳节长安曲江池畔“修禊”的景象。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王羲之一行在兰渚山下的兰亭溪之畔“列坐其次”。没有丝竹歌舞之类的“助兴”,只有在自然山水中进行的“曲水流觞”活动——让盛着美酒的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体小而轻,底部有托,可以浮在水中)顺着曲曲的溪水随意漂流,觞在谁面前停下或打转,谁就要取饮,并要即兴赋诗。如果张口结舌吟不出诗来,则要罚酒三觥。
两三个时辰以后,42人就赋得37首诗。为了纪念这次雅集活动,大家纷纷提议把众人的作品结为一集,并公推此次集会的召集者、德高望重的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当仁不让,乘着酒兴、诗兴,留下了28行324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丑癸,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禊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自是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着,亦将有感于斯文。”
天郎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蜿蜒,名流高士,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快哉!乐哉!这一切让酒酣耳热的王羲之激情澎湃,神思飞动,心手双畅,笔走龙蛇,出神入化,在不经意间“挥洒”出了这篇集“文妙”与“书绝”于一体的扛鼎之作,也留下一段风流千古的佳话。
《兰亭序》无疑是“书圣”王羲之的巅峰之作——它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健的书风,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对此,古今评家不吝溢美之词,给它以极高的评价。如说它“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说它“飘若浮云,矫如游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说它“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比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说它“字既精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极有分寸,直无遗憾,变化多端,尽如人意”……
据说,后来王羲之想将《兰亭序》再抄写一遍,写了多少次也写不出原作的气韵和境界,只好投笔叹息作罢。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不论是写诗作文还是绘画书法,都需要灵感。《兰亭序》是王羲之在“兰亭集会”后创造的艺术奇迹,可谓“四美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荟萃,加之恰到好处的几分醉意,营造出绝佳的创作氛围和状态,千载难逢,可遇不可求。日后王羲之再挥毫泼墨,没有了彼时的景境、情境、意境,自然难以再现巅峰时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