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7号早上,惊闻尚全信先生逝世,心不禁一沉,近来一直陷于深深的怀念中。
尚全信先生退休前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尊称他为尚总。他是我的老师,一辈子献身水利事业的老专家,毕生无私关爱青年人的仁厚长者。
一个多月前就听说他得了鼻咽癌,从珠海回汉治病中。我想鼻咽癌不同于肝癌,通过治疗多活几年没有问题的,加之事务繁杂,就拖着没及时去看望他。谁知走得那么匆忙,如此突然,让我没能在他生前见上最后一面,这将成为我一生的遗憾和愧疚。
十多天来,我脑海中一直回想着他慈祥的面容、爽朗的笑、敏锐的思维以及认真工作的样子,过去的岁月一点点浮到眼前……
(一)
最早与尚全信先生共事是从1987年春天开始,我从武汉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半年后,就被安排到宜都县熊渡电站从事设计工作。这是我院设计的第一座混凝土高拱坝,当时工程正全面开工。带领我们工作的有水工专家尚全信、地质专家千枝柏及施工专家王绥之。尚总当年48岁,担任设计总负责人,年富力强。
那时我虽学了一点理论知识,但什么是拱坝、什么是电厂都没见过,混凝土如何配比是完全不懂的。尚总每天带我们几个青年人去工地,对照现场与设计图一一进行讲解,当场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设计。那段时光,尚总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设计思想,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
技术上记忆深刻的是画厂房结构图,那时都是用铅笔画,一套图五张,错一处要同时修改五张图,其中因为水轮机布置方面的尺寸问题,我修改了四五遍。现在回想起来,通过那段时间的反复磨砺,培养了我的耐心和认真,也培训了我的职业操守与系统思维。
当年设计代表组是所有专业(地质、水工、施工、水机、电气、金属结构等)同在一个大办公室工作,正因如此,我也学到了一点地质、施工和机电金专业的知识。当年的那批青年人,因为有了正确的入职引导,后来大多走上了领导或管理岗位,或者成为了全省的技术权威。
我记得大致是1987年下半年,有人跟我们设代组同志说,宜都县城有几台法国进口的彩色电视机,那时国内还只少量生产彩电,尚总第一时间找县里领导为我们设代组要来指标,购了一台。到了冬天,大家聚在一起看电视,室外雪花漫天舞,室内木炭炉火旺,更有烤地瓜满屋香,那段美好时光至今温馨。
后来我们搬到了离工地更近的聂河镇住,此处两山夹一河,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秋风一起,漫山遍野桔子都红了。尚总每天早晨喊我们起床,晚饭后总吆喝大家一起沿着河边走路,他性格开朗幽默,边走边讲各种趣闻,从没听他讲过烦心事。也是在那些散步聊天日子里,我大致了解了他的生平。
尚全信先生是湖北丹江口人,生于1938年12月,1959年10月毕业于湖北省水利电力专科学校水工及水电站专业,于同年十月来到湖北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设计院是1956年底成立的,他是第一批从专业学校毕业分配来的技术员。
1959年—1970年12月,他先后参加湖北富水水库、漳河水库的设计工作,这是湖北省最早建设的两座最大水库,今天仍是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继续造福数以百万计的老百姓。
后来他担任过引丹灌区清泉沟隧洞和排子河渡槽的设计负责人,此项目曾获得1978年的科技大会奖,但他很少提及。随后又担任竹溪县汇湾电站、房县六里峡电站、恩施龙洞电站等多个项目的总设计负责人,每一个工程都赢得了当地政府与百姓的高度赞誉。
尚全信先生一生负责设计的水电站工程遍布全省,他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为民情怀用图纸描绘在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之间,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湖北水利水电事业。
(二)
到1989年上半年,我就离开了宜都县聂河镇,参入到保康县马桥一级电站的设计工作中,与尚全信先生在工作上的交集就很少了。
直到2003年10月13日,我院在珠海中标承接乾务赤坎海堤项目勘测设计任务,要成立珠海分院,院里诚聘他担任珠海分院总工,老骥伏枥,再迎挑战,他没有任何迟疑,立即奔赴珠海。他作为总工,我们又有五六年的共事时光。
珠海那些年的故事仍历历在目。作为一名老水利专家,他的创造性故事最让人记忆深刻。
故事之一是珠海十字沥船闸的排架创新设计。船闸孔口净宽16m,启闭排架最大跨度近18m,若按常规设计,立柱多采用预应力预制梁,结构笨重呆板。关键时候,尚全信先生展现出他高超的专业素养,创造性提出改用变截面斜八字型布置,既减小了横梁跨度,又改变了常规立柱的垂直模式,使工程外观变得美观轻盈。他当年的计算手稿我仍保留着,框图简明易懂,推算虽复杂但整洁清晰。由于这一设计亮点,后被评为广东省优质水利工程设计奖。
故事之二是闸房纠偏的故事,至今为同行津津乐道。大致是2005年间,草蓢闸管理房建成不久就出现倾斜。参建各方都较紧张,但尚总很镇定,他考虑到房屋是整底板基础,就想到了利用千斤顶原理,措施简单、纠偏费用极少,一试竟然成功了。十多年过去了,管理房基础仍平稳如初。
故事之三是他生态保护意识超前。也是在2006年前后,在莲洲谦益水闸左岸紧靠堤身处有两棵百年古树,尚总因地制宜调整设计方案,并设置花坛进行保护,两棵古树现在仍生长繁茂。古树的保留不但成了一道风景,更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讲述童年故事的休闲场所。
(三)
尚全信先生的一生始终充满着对湖北水院的爱。我从他的简历中,发现他重点填写过这样一行字“1980年—1981年,脱产辅导文化大革命期间毕业的大学生复习迎考”。就是说改革开放后不久,他预感到湖北水利将迎来大的机遇,对这批大学生的专业水平,他是不放心的,才专门编写教材对这批大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从高等数学开始。而他的学历才是中专,他得先通过自学掌握这些知识,才有可能教大家,这种精神应该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吧。
1994年他被评为“湖北省水利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曾奖励一套《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四本,书中很多处他都划了横线,说明他是认真看过的。平时与我们交谈设计工作时,他总是把规范带在手边,一条条讲给我们听,指导我们如何利用好规范。
尚全信先生在珠海分院任总工期间,始终秉承对技术的高要求,处处维护设计院的利益和名誉,虽人至暮年,仍壮心不已,只要分院需要,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常对青年职工说:“我们在外省做设计,出来的成果要代表院里水平,切不可马虎。”即使完全退休后,其爱院之情也从不曾略有减少,一大批青年人的成才都是他手把手教导的结果,珠海分院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更是离不开他的贡献。
(四)
他对青年人生活的关心更是让我们感动和记忆深刻。
尚全信先生本出身农村,在1971年—1972年间,曾有下放到光化县张集区柳队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那时他的女儿刚三岁,儿子才出生,他无法照顾家庭,心中的苦楚无处诉说。
这也是他后来为什么那么关心关爱农村来的青年员工的原因,因为他对我们的窘境感同身受。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许多员工来自农村,来自贫寒家庭,结婚时都非常缺钱。他为了让他们多挣点钱,能够买得起家用电器,常常带领他们加班加点。他每年春节后会请我们年轻人到他家会餐一次,把家里最好的菜与酒让我们放开吃喝,其盛情厚爱至今让我们感动。
2000年的时候,一个年轻工程师具有新住宅楼的分房资格,但差五万元钱,准备放弃。他听说后,立即主动借钱给他,到2020年时,此房远超200万元。
他在工作中虽然严肃认真,生活中的则是和蔼风趣。2003年10月珠海分院临时成立,租借住在水利局一栋空置的办公楼内,食堂就在楼后杂屋间,大家围坐在一棵大树下用餐,听他讲故事,氛围极其好。每到周末,他都会亲自为职工包饺子、擀面条,好吃地道,现在回味,仍口有余香。饭后,他会催促年轻职工去打篮球,自己则与另一位老同志打乒乓球或下象棋。
在珠海分院期间,他还特别关注青年人的婚姻问题,当时有一名青年职工,认识了当地一名女生,因双方家庭背景差异,感情一度不稳定,他得知情况后,想尽办法为他们创造温馨的环境与条件,最终促成了一段好姻缘。
他对自己的儿女也是极其关爱的,他的儿媳考上了博士,高兴得请我们喝了一顿酒。他常给我们讲,他的老家侄儿们谁谁考上了哪个名校,他们专门来武汉看望他,他是特别引以为傲的。
(五)
尚全信先生与我多年的共事,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忘年之交的朋友关系。我年轻时话很少,他常开玩笑地说老宾是“为人忠厚,不善交际”。多年后他在珠海看到我的变化,常笑着跟同事们说“当年说的不算数了,我评价不准确。”我就微笑地跟他说“忠厚依旧,交际有一点点进步”。
“为人忠厚,不善交际”,我近日反复回味先生的话,又有所悟,先生是告诉我一生要做到忠厚为人,多钻研学问,少些应酬,少些花哨,是勉励,是鞭策,是做人成事的准则。
尚全信先生身上那种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甘于寂寞、专心技术、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永远值得我学习;他扶植后辈、关爱青年的高尚人品让我一生受益;他那种学者风骨让我永远敬佩。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尚全信先生的深深怀念。
TEL:027-87275763 EMAIL: hbsy_bgs@163.com
Copyright 2005-2021 All Rights Reserved